现在UE(User Experience)这个词是越来越火了。大大小小的网络公司,纷纷成立UE部门,网页设计师也统统改称为“搞UE的”,设计行业内,谈论UE、学习UE、传播UE,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前不久,UPA中国还有一个活动——“用户体验时代,我们何去何从?”直接把我们推到了提高用户体验的最前线。
为什么设计部门要对“用户体验”这样一个综合的指标负责?
为什么设计师要独自承担这样沉重的历史使命?
公认的是,用户体验是一项由各个领域和学科共同创造的综合感受,就网站来说,它是指用户访问一个网站或者使用一个系统时的全部体验。他们的印象和感觉,是否成功,是否享受,是否还想再来/使用。他们能够忍受的问题,疑惑和BUG的程度。
影响到用户体验的会包括:
网站的内容是否契合期望值;
文字措词是否得体;
下载速度是否可以忍受;
功能是否实用;
信息提示是否及时;
布局是否清晰
……等等
这里涉及到:
商业定位、市场推广、产品需求是否精准;
系统是否稳定、快速、高效;
色彩和风格是否对业务需求有强化和固化的作用
……等等
你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由诸多因素同时产生作用的环境下,界面设计能占到多大的比例?设计师能做的工作有哪些?
是的,我们做的是最具体最细节的工作,我们的工作成果是最直接被用户感知的,我们有这样的职业敏感和能力通过一点小小的改进能快速提高用户体验的满意度,但这是否能真正解决目前网站的体验问题?
市场部说:我们要在登录页面加一个市场活动通告,而且是最醒目的。
产品部说:我们增加了新的功能,我们想把它加在“帮助”信息里。
销售部说:我们要卖这个页面的广告,你们帮我把这些广告放进去。
研发部说:你们的这个交互方式会增加很多行代码,我看不要做了吧。
这个时候,你除了去大段大段地讲一些类似:我们的每个页面都是完成一个任务,分支任务太多会干扰用户的专注,信息分类不准确会让用户迷惑,这个页面的功能是XXX,你投放的广告并不是用户的目标,用户体验是由细节组成,增加代码是值得付出的代价……的道理,还会动用一些“软招术”。UE是否能被成功推动,完全依赖于设计师的沟通水平和人际关系,变成了一种个人行为。
这真是体验的悲哀。